close

海軍提出的「15年兵力發展願景」中,新一代的主力艦規劃設計作業已悄悄啟動。軍方官員表示,依未來台海作戰環境與國防資源的運用,海軍規劃新一代的主力艦,將捨棄近萬噸級的神盾作戰艦,而以快速靈活且低成本、6000噸以下的小型多功能水面作戰艦艇為設計藍圖,目前是以美國LCS濱海戰鬥艦、西班牙的F110飛彈巡防艦等各國新一代巡防艦為參考對象。

國防資源有限 欲建造多功能艦艇

軍方官員指出,海軍規劃新一代的主力艦,還是以主要假想敵中國海軍軍力來評估。目前中國海軍不斷擴展其海上武力,無論是航空母艦或是類似神盾艦的大型導彈驅逐艦都陸續成軍。在國防資源有限下,海軍未來不可能朝向現有的大型主力艦來進行規劃,在考量到未來的作戰環境,採跳躍到下一代的主力艦設計,具備制空、制海、反潛等多功能的水面作戰艦艇,才能滿足未來台海作戰防衛環境需求。

該名官員指出,在電子科技與造艦技術及材料的進步、輕量化的相位陣列雷達所建構成的迷你化神盾系統,以及輕量、低雷達回跡特性的複合材料採用在造艦艦身並加上大量的自動化科技,可減少人力運用,因此小型多功能水面作戰艦,除具備有神盾艦作戰功能,也可擔負反潛以及水雷反制等多項任務,符合未來台海防衛作戰的需求。

據指出,海軍造船發展中心與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合作,除了進行「潛艦國造」的規劃設計之外,另外也成立「新一代主力艦」的規劃設計小組。目前規劃設計的方向,是以美國LCS濱海戰鬥艦為主要的設計藍圖,但也參考西班牙的F110飛彈巡防艦設計的方向,因為這兩款戰鬥艦都是高速、高匿蹤的多功能小型巡防艦,其任務也以近海巡邏、反潛作戰、護航任務為主;而因為採用大量自動化,艦上人員編制都不超過100人,相當符合海軍未來的作戰需求。

建次代主力艦 靠造沱江艦練技術

據了解,海軍研製的匿蹤雙船體「沱江」艦,其流線型彎曲船體所使用的電腦雷射切割設備,就是整套建造LSC濱海戰鬥艦的工作母機,目前在台灣共有兩套相同的工作母機設備。這兩套設備,是當年海軍採購P3C反潛機時,著重未來海軍下一代主力艦以及國艦國造的政策,經談判獲美方同意後,以工業互惠的額度,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設備與人員技術的培訓。

這套建造LSC的工作母機設備,將先進行匿蹤雙船體「沱江」艦的建造,若一切順利通過所有的作戰測評,海軍將建案生產沱江級軍艦,在累積技術的同時,「新一代主力艦」才會正式進入實質規劃設計程序。

軍方官員表示,外界有一說法,就是用沱江艦放大版,一樣可以作為戰鬥艦,這只是異想天開的想法,因為每種艦艇的設計都不一樣,所以新一代主力艦,還是要參考世界各國海軍未來艦艇的設計藍圖。

不過該名官員還表示,也相當注意日本正在進行的新一代小型高速多功能護衛艦的設計發展。雖然日本已解除對外輸出武器技術與裝備的限制,但日方對外輸出武器技術比較保守,短期內無法與日方取得默契,在沒有取得好的設計藍圖前,還是以美方的LCS濱海戰鬥艦為規劃方向。

----------分隔線是我---------------------

中國時報【呂昭隆╱台北報導】

海軍官員透露,海軍計畫未來20年內,將建造4艘1萬噸的驅逐艦,逐步汰換已老舊的4艘紀德艦,新型的驅逐艦完全國艦國造,並將配載神盾戰系,1艘造價約150億元,是美神盾艦價格的三分之一,初步構想是先建1艘,再依序建造後續。

這位海軍官員並透露,海軍同時規畫先造4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做為海軍三代艦的原型艦,並逐步替換成功艦與拉法葉艦。消息來源指出,雙船體巡防艦也完全是國艦國造,並以1年1艘的進度替換老舊軍艦,並讓造船廠維持穩定的造艦能量,而不是1次就把所需的軍艦建完。海軍估計,未來20年,可望造10到15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

海軍官員表示,若以國軍軍事投資預算每年700億元為基準,海軍未來20年造艦所需經費,每年約230億元,佔投資預算的32%。這位官員表示,未來20年,如不造艦,二代艦維持費會非常高,還不如造新艦划算。

美國「國防新聞」昨天報導,海軍下個月將公布軍力現代化,艦艇國造的20年計畫,自製艦艇計畫包括4艘1萬噸驅逐艦、10到15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兩棲船塢運輸艦,以及4至8艘1200噸至3000噸的柴油潛艦。

據了解,海軍將在年底前提出20年建軍願景,說明自製艦艇想法,包括潛艦、雙船體巡防艦、驅逐艦與兩棲登陸艇等。

海軍年初曾表示,諾克斯級巡防艦、中字號登陸艦、錦江級巡邏艦等過於老舊,面臨汰除,其中向美採購的2艘派里級巡防艦,預計明年接回後,接替2艘狀況最差的諾克斯級艦;國造的雙船體原型「沱江艦」則逐漸取代錦江級艦。

------分隔線是我---------

沱江艦加碼防空戰力 劍二飛彈登艦測試
 
國人自製的雷達匿蹤穿浪型雙船體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現正由海軍進行一連串作戰測評,據指出,中科院研發的天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將在今年內裝在沱江艦上,進行海上防空作戰測試,若一切順利,未來量產的沱江級巡邏艦將具備制海的雄三與雄二反艦飛彈,以及防空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

據指出,沱江級飛彈巡邏艦通過所有作戰測評後,海軍規劃建造12艘(編號618的原型艦1艘,量產11艘),用來汰換12艘錦江級巡邏艦。武器裝備原規劃攜帶8枚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8枚雄二反艦飛彈,但為配置12枚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將減少4枚雄二反艦飛彈的發射箱空間,因此,未來量產型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的標準火力攜彈數量,將是8枚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4枚雄二反艦飛彈以及12枚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

據瞭解,天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曾於2014年7月間在編號937的濟陽級淮陽軍艦進行實彈射擊測試,成功發射並擊毀30公里外上空的目標,中科院研究團隊與海軍都相當振奮,因為此次測試的所有防空飛彈系統都是中科院團隊歷經多年來研發的成果。

劍二飛彈射程 超過美製標準一型飛彈

代號「定海計畫」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的體積不大,經過現場比對測量,無論是追蹤導引的相列雷達系統以及發射箱,都能配置在沱江艦上,不會影響雷達匿蹤的特性。因此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2014年測試成功後,在2015年除了持續在濟陽級軍艦進行實彈測試外,也排入裝在沱江艦上進行射擊驗證科目。

據指出,中科院研發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在陸上實彈射擊,已多次命中距離30公里外上空的目標,有效射程超過美製標準一型防空飛彈,已經符合海軍的作戰需求。

另外,標準一型防空飛彈的製造商美國雷神公司早已向海軍說明,因為標準一型飛彈早在2000年之前就已停產,2020年以後就不再提供標準一型飛彈的所有後續零件與技術服務,全球各國海軍已紛紛改用標準二型飛彈,目前全球使用的一型飛彈數量大約還有500多枚,超過一半是在我國海軍使用。

今年通過測試 2016年編預算進行量產

在國防自主政策下,將優先採用符合作戰需求的國產武器裝備,因為中科院有能力研發海軍所需要的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因此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若在2015年通過所有測試,海軍規劃在2016年開始編列預算進行量產。

據指出,海軍規劃從2017年開始,先以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取代濟陽級軍艦上的標準一型防空飛彈系統,同時也將同步配置在量產的沱江級飛彈巡邏艦上;至於配置在成功級軍艦上的標準一型防空飛彈,則先由中科院進行延壽計畫,待濟陽級與沱江級軍艦換裝完成,再進行成功級軍艦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換裝;因預算有限,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都採用發射箱斜射方式,不會在成功級軍艦艦首空間挖洞放置垂直發射系統。

------我是分格線---------

中科院研發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2015年進入量產部署,同時海軍「定海計畫」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也進入最後階段的作戰驗證,再加上射程超過250公里的雄二岸置陸射型反艦飛彈的實彈驗證成功,中科院多年來研發飛彈的技術獲得軍方肯定,飛彈國產化也逐步成為國軍建軍備戰的重要一環。

軍方人士指出,中科院飛彈技術的基礎來自天弓一型防空飛彈,當年天弓計畫室在開發初期便力排眾議,強調可以多目標搜索與多目標接戰的雷達系統是未來雷達發展的趨勢,能符合這項條件只有相位陣列雷達,因此才確定在1983年和開發AN/SPY-1 3D相位陣列雷達的RCA合作引進技術,成為後來的長白相位陣列雷達,由於起步早與發展方向正確,奠定中科院雷達系統技術立於不敗之地。

該名人士指出,天弓系列的防空飛彈系統可以說就是陸基型的神盾防空系統,因為具備慣性導引,無須照明雷達全程帶彈,更具備多目標接戰能力。當年陸軍採購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時,中科院內部相當不服氣,因為愛國者系統只能一次接戰一個目標,不能同時進行多目標接戰,但是天弓飛彈輸在沒有實戰經驗,所以中科院只能默默的從提升飛彈性能著手。

這次參謀本部防空飛彈指揮部大手筆編列748億3466萬6000元,從2015年到2024年採購12套「天弓三型防空飛彈」,汰換性能逐漸落伍的MIM-23鷹式(HAWK)防空飛彈,這也是對中科院研發成果的肯定。

天弓三型飛彈發射軌跡圖。(中科院提供)

因為有天弓飛彈系統的基礎,加上近年來電子技術進步與微量化,在海軍提出需求後,「定海計畫」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也是在3D相位陣列雷達的微量化下,成功的在濟陽級軍艦實彈試射成功,未來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將成為海軍各式作戰艦上中低空防衛的利器。

事實上,2014年是中科院成果豐碩的一年,雖然「雲峰」中程飛彈預算未經核准進入量產,但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量產部署,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通過最後作戰測評,正式成為海軍戰備飛彈;同時間射程超過250公里的雄二岸置陸射型反艦飛彈也實彈驗證成功,都可以說明中科院這些年的努力研發沒有白費。

值得一提的是,射程超過250公里的雄二岸置陸射型反艦飛彈,不到2年的時間就達到海軍要求的射程以及具備8個轉折點能力,以躲避偵測與攔截。雄二岸置陸射型飛彈性能提升後,就現有的飛彈陣地,整個台灣海峽都在在該型飛彈的射程範圍內,可有效掌握全台周邊海域。

-----分格線是我-----------

空軍經國號IDF戰機經過性能提升為翔展戰機後,除了配掛「神斧專案」的萬劍彈提升對地攻擊能力,代號「奔劍計畫」的天劍二型空對空中程飛彈性能提升案,也準備在今年進行實彈測試。

劍二飛彈配置數量 2枚變4枚

據指出,因IDF戰機經「翔展專案」性能提升後,戰機機翼結構可裝置具滑軌發射能力的天劍二型中程飛彈,IDF戰機配掛劍二飛彈數量從原來的2枚增加到4枚,但「奔劍計畫」性能提升的核心,是將飛彈有效射程從現有的40公里增到60公里以上,並提升電子作戰能力。

軍方人士指出, IDF戰機攜帶劍二空射型飛彈,目前採用半埋方式在戰機機腹的中線,將2枚飛彈縱列掛載,劍二空射型飛彈發射的方式,是將飛彈拋落再點火,當時採用此方式係考量戰機的運動性能。

該名人士表示,空軍規劃IDF戰機「翔展專案」性能提升案,是從原來短程空優戰機構型,轉型為聯合反制載台,因此漢翔公司針對空軍提出的戰機任務電腦的飛控軟體,改良電子反反制裝置、電戰系統、先進敵我識別系統,與地貌追隨模式與雷達系統,包括空對空、空對地雷達,都擴充與加強功能,以符合戰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需求。

射程推進至60公里 今年將實測

在強化部分機體結構後,對於戰機掛載對空、對地各式飛彈,也進行了運動性能的測試,都能符合空軍作戰的需求,因此配置上發射各式飛彈的滑軌裝備後,除了配掛「神斧專案」的萬劍彈,空軍也規劃在今年以代號「奔劍計畫」進行劍二空射型飛彈的性能提升。

據指出,性能提升後的劍二空射型飛彈,因具備滑軌發射的能力,可在機翼兩測分掛2枚,IDF戰機可以掛載的中程空對空飛彈數量增加到4枚;由於電子技術的進步與微量化,再加上飛彈燃料與炸藥效能的提升,劍二空射型飛彈的有效射程也從原有的40公里增加到60公里以上,更能符合未來戰場的需求。

軍方人士指出,空軍經國號IDF戰機經過性能提升為翔展戰機後,都具備有對空作戰的劍一短程飛彈與「奔劍計畫」劍二空射型增程飛彈,對地攻擊上則有「神斧專案」的萬劍彈,以及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與青雲油氣彈,翔展戰機攜彈量增加,提高了對地攻擊能力,也比經國號戰機構型機提升一倍的防空能力。

------分格線是我--------

從年初的'十五年建軍願景'到年底的'二十年建軍願景', 海軍的夢越作越大. 這幾條新聞是挺有意思的, 當然啦, 就像處理其他風傳媒新聞ㄧ樣, 以下評論以報導有據為前提.

年初的十五年規劃當中, 除了已經陸續實現的部份之外, 針對主戰艦艇的部份多集中在現有艦艇的中壽提升工作. 包括濟陽級的性能重建, 成功級跟基隆級的戰系武器提升, 康定級的防空能力強化. 目的當然是讓這些現用艦艇在可預見的未來依然能夠持續服勤且能夠因應持續產生的新威脅. 但是報載新出台的二十年建軍願景裡面, 要在二十年當中造出4艘'類神盾戰系驅逐艦'跟10-15艘雙體(或三體?)巡防艦來取代現役的基隆級, 成功級與康定級. 濟陽級雖然沒有被提及, 但是如果連成功級跟康定級都遭到汰換的同時, 實在很難相信他們到時不會被包含在被取代的清單裡. 原本在十五年兵力規劃當中, 對三代艦的規劃是僅止於巡防艦, 而且沒有提到建造時程. 新版的二十年兵力規劃可說是把新建巡防艦的期程大幅提前, 尺寸下修, 數量也幾乎砍半(現有三級巡防艦共計22艘, 排水量3-4千噸). 而且最重要的是, 艦體設計要用雙體或三體船, 而類似這樣的案子迄今只有LCS計畫裡的獨立級, 而獨立級以現用的陽春裝備, 他的滿載也有3千噸的水準. 獨立級與沱江級的船型又是幾乎完全不同的理念, 但是其間又可以看到共通的優點. 可以大膽的猜測, 海軍對未來作戰艦艇的設計極為重視匿蹤性與上甲板可用面積, 至於其他性能, 像耐波性, 適居性, 優先程度可能就放在比較後面. 因此, 合理推斷未來的巡防艦在武器數量上必定相對多而繁複. 其實這個趨勢在一連幾個勤務支援艦艇與沱江級的造艦案中已經有滿多的體現. 沱江級以500噸的艦體搭載了多達16發的雄二/雄三, 76砲跟方陣. 這個方面, 實在是令人懷疑海軍是不是對於主戰艦艇數量的降低具有高度的不安全感? 從老陽時代的24艘驅逐艦加12艘山字號一路縮水到20年建軍願景裡面將不到20艘的主力作戰艦, 相較於過去, 單艦的性能有提昇是沒有錯, 但是威脅提升的速度是早已超越了性能成長的幅度. 還要同時去面對數量的下降, 是可以理解海軍想藉由武裝水準的提高去彌補數量下降的缺憾的想法. 但是就像我之前說的, 這種心態實在是不太健康. 目前海軍所能完全掌控, 隨心所欲加裝的武器系統, 基本上只有艦砲跟反艦飛彈. 以現在的水準, 海軍所建構的反艦火力到底是否足夠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至少現在或可預見的未來, 我認為我們應該不會有與敵水面艦艇在空曠海面大規模對戰的機會, 而海軍所要面對的威脅主要是來自於空中及水下. 但是如果艦隊成員未來的配備是反艦超強, 其他不夠, 那這筆投資其實跟丟進水裡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不過, 至少在防空方面, 後續的新聞反映出海軍對於用海劍二取代標一的計劃大致底定, 而且運用的範圍大幅擴大到沱江級上頭. 不過弓三海基型的部份卻是還沒人提到. 海劍二在沱江上將以與雄二共架的方式配置. 以沱江的架構來看, 如果四發雄二的空間能夠換上十二發海劍二, 那吾人對目前海劍二發射箱的尺寸約略有底. 至於雷達的部份會不會新增專用搜索射控雷達, 還是直接取代目前專用以導控76砲的天勇雷達, 倒是挺難說的. 雖然令人高度懷疑的是, 原本十五年建軍願景裡針對現役巡防艦/驅逐艦所做的延壽計畫目標是為他們換裝國造戰鬥系統與武器系統, 為未來國造三代艦研發作為技術儲備. 而搖身一變成為二十年建軍願景之後, 彷彿前面規劃的功都不必練, 隨時都能把一張白紙變成曠世鉅作. 三千噸級巡防艦就算了, 連萬噸級, 類似神盾戰系艦的防空驅逐艦都是要在這段時間內生出來. 其中涵義不是眼高手低就是代表其中必有姦情. 就算是如報導所言以[迅聯計畫]成果擴大運用, 但是戰系發展的邏輯其實就是電腦發展的軌跡, 全分散式架構提升了硬體的運算能力與反應速度, 但是實際的功能還是得靠軟體來補足. [迅聯計畫]在沱江級上運用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畢竟沱江級功能單一, 要運用戰系連結操作的就是雄二雄三跟76砲. 方陣的射控系統是完全獨立的也不需要戰系帶砲. 但是功能複雜的大型主力作戰艦就不ㄧ樣. 如果說, 迅聯計畫提供了一套具備高速運算能力的電腦硬體, 那決定成敗的就是軟體的良窳. 其實嚴格來說, 迅聯計畫的基礎是當年的武進三號系統的分散式架構.但是隨著沱江艦的資料越來越多, 功能越來越齊全, 可以看得出來, 海軍對目前還在測評階段的沱江艦已經滿意到一整個不行. 就算還沒有宣佈後續量產計劃, 但是先前有關於迅海二階段的訊息顯非空穴來風. 從目前看到的訊息來說, 迅海艦的雙船體設計確實沒有免於對於人員耐力要求較高的先天特點, 如果海軍繼續去對雙體設計發揚光大, 以後海軍官兵服勤的環境是會比較辛苦.

再者, 文中也點出目前海軍對於標ㄧ的庫存量確實不算高. 即便把七艘武三濟陽的配賦量全數繳回, 所剩量恐怕也不夠可能最終到十二艘的成功級與二手派里級通通以MK13裝到滿彈. 也就是說, 雖然標ㄧ不會立即汰除而將會延壽沿用到2020年之後, 但是海軍將不會選擇另外補入標二交給成功級運用/二手派里來運用. 既然沒有標二, 那後續對戰系與感測器的加改裝以適用海艦二功能方向去發展就是確定了. 但是後續海艦二將以適用於固定傾斜發射箱的構型裝艦. 我不太相信海軍會花錢去整合海劍二與MK13發射器, 於是MK13發射器則會因為無彈可用而失去價值而勢必會遭到拆除去空出艦首甲板來安裝海艦二適用的固定傾斜發射架, 原來安裝MK13發射器的甲板下空間又全部空出來, 艦體因為新增的發射器, 飛彈, 戰系元件跟感測器甚至上層結構變化的重量與位置又造成重心平衡變化而需要調整.....聽起來實在不太對頭. 目前海軍確定接受的是傾斜發射版的海劍二, 但是以現階段來看, 海軍如果真的確定要購入MK41裝備在後面的國造作戰艦艇上, 只要美國人繼續堅持不賣ESSM, 那垂直發射版的海劍二勢必也將會因為需求出現. 屆時這些成功級/二手派里並不是會立即優先汰除的艦艇, 那不改裝垂直發射器其實還挺不合理的. 其實派里級全面改裝垂直發射器的構想是曾經出現在澳洲海軍派里級中壽提升計畫的早期選項中, 並不是全新的概念. 那時研究的是四組八發模組, 總共三十二管來搭配ESSM跟標二, 但是最後也是因為預算關係改以保留MK13發射器與加裝ㄧ組八發模組的構型完工. 也就是說, 要不要改裝垂直發射器是做不做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

不過這個議題其實還有另外ㄧ個變數, 就是雖然海軍可能因為海劍二而不會購入標二來補標ㄧ, 但是現在基隆級用的標二會不會因為後頭天弓三海基型的發展而被洗到成功級上頭去用? 畢竟四艘基隆級前後帶回來快三百枚標二, 甚至於美軍會不會又週期性的因為推陳, 硬塞一批給我們換錢都是很難說的. 而反潛的部份呢, 海軍借二手派里引進SQR-19拖式聲納與SQQ-89(V)9反潛作戰系統還沒底定, 也還不曉得新ㄧ代作戰艦艇要是真的像迅海一樣是雙體船, 那沒有地方加裝大型艦體聲納的部份有沒有辦法彌補. 但是讓我驚訝的是海軍在沱江艦上配備了魚雷發射管, 甚至據說還有吊放(拖曳?)式聲納! 是打算把沱江級變成隨艦隊操作的反潛攻擊單位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500噸的沱江級變成防空反艦反潛全能的多面手, 真的有強到那樣? 聽起來實在是TOO GOOD TO BE TRUE了. 反而讓人不太放心, 會不會是海軍太過操切了? 如果海軍可以把500噸級的飛彈巡邏艦玩成這樣, 很難想像2000-3000噸級的飛彈巡防艦跟10000噸級的艦隊防空驅逐艦會變成怎樣. 總不可能會飛吧? 

寫這種文章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 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av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