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勇固案精簡兵力規畫下月定案,初步規畫再次精簡外島兵力,將金門、馬祖防衛指揮部降編守備大隊。有退役將領建議將金門視為兩岸中立區,建議全數撤軍,構想引發正反雙方辯論。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表示,他認同金馬精簡兵力,但人少,火力就要強化,武器必須更新,指揮體系必須調整,可考慮再部署多管火箭,同時要適量配備無人機,監控海岸線與無人駐守的外離島。金馬可藉裝備性能提升,維持牽制對岸的戰略角色,實質兵力與反制飛彈,可以部署澎湖。但反對完全撤軍,避免讓大陸產生我方撤守防務的錯誤印象。

帥化民是退役將領,也曾任立委,他認為,金門目前兵力4000餘人,在真實戰況下,根本守不住,金門現在是兩岸和平的象徵,兵家必爭的南沙太平島,都交海巡署,金門有無重兵防禦的必要?可以思考。金門設有小三通口岸,在政治上已是兩岸的中立地區,金門撤兵論絕對正確。他建議陸軍撤出金門,由金門縣政府成立約2000人的自衛隊,轉而回防固守本島。

--------我是分格線-------------

「若中共來犯,國軍能守幾天?」看這個標題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大家常有一個盲點,窄化了戰爭意涵,把國家安危和防衛台灣的責任,與國防部畫上等號,似乎戰爭只是國軍的事,與政府無關、與其他部會關係不大、與民眾無關,國防預算不夠,無法滿足國軍轉型需求,好像都是國防部的錯,舉世皆知那是不可能的!

當大家問國軍能守幾天時,我要先請問政府高層,國家戰略的啟戰指導何在?終戰指導又為何?你們希望國軍守幾天?民主國家的運作應該是以民意為依歸的;再請教同胞們,當戰爭無法避免時,你們要求國軍守幾天?嚴部長說的沒多大錯,以國軍現有條件,可以守一個月;蔡局長說的也沒多少錯,若全民沒有抗敵意志,政府軟弱無能,可能幾天就垮了!

中日之戰,劣勢的武器裝備,我們打了八年,最後勝利了,因為全民敵愾同仇,因為政府全力投入。滿清兩百多年的政權,國父引領一批熱血青年,拋頭顱灑熱血,以非常懸殊的力量,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因為民心思變,因為民眾支持。以阿戰爭的史證,因為全民皆兵,因為政府支持。

全國同胞、政府高層,要國軍守幾天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們要的是什麼?若要死守台灣全民抗敵,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我想不只守八年吧!

其實中共並不想要殘破的台灣,那將會是歷史的夢魘,二二八、天安門殷鑑不遠請大家看清問題根源吧!

--------分格線是我----------------

問題不在放多少兵或守與不守, 永遠必須先要釐清的是金門馬祖及所屬外離島在我們的戰略中所居地位為何?

在以前, 這兩個島長期作為反攻跳板, 通過那狹窄水道之後就能抵達廈門福州. 就算反攻幻夢成為泡影不再提起之後, 這兩個小島也被寄予作為封鎖廈門港與閩江口的鎖鑰的厚望. 島上長期維持大量駐軍,"金馬獎"也長期作為命運的分水嶺, 求籤的界定線. 從精實案開始, 兩個島上的部隊部署規模就一路下滑. 到現在提出全面撤軍的呼聲, 並非不可理解.

金馬能作為鎖鑰, 就是因為他相對於廈門與福州的位置. 也使得他們全境受敵火力輕易覆蓋. 部署在金馬上的部隊一旦開打, 欲進無路, 欲退無途. 除了憑工事固守別無他法. 問題是儘管大力構建的花崗岩工事能夠防護靜態防衛部隊, 但是武器系統的運作能被輕易干擾, 部署成效就有限. 例如說, 像部署反艦飛彈, 射程遠威脅大又效率高, 但是相對於能深藏在碉堡工事裡面的反艦飛彈彈體跟發射架, 觀通與目獲體系就可能在第一時間遭敵火力擊毀破壞而令系統失效. 部署屬於野戰砲兵的多管火箭, 雖然效率較低, 但是對觀通目獲的需求條件較簡單也較少. 機動發射最簡單, 但是機動發射需要場地, 金馬幅員小, 機動就容易被捕捉. 或固定部署窖藏發射也做得到, 就是要在細節問題上多所費心安排, 而且相對於反艦飛彈系統就較易毀了. 沒有全能全效的武器系統, 通常是多重部署互補去建構對敵的應對能力. 當老共能減弱或消除金馬守軍的對應能力, 使他們對廈門與福州的威脅在作戰上不再重要, 金馬守軍自然就不是問題. 但是如果老共在作戰時能不需要使用廈門與福州, 一樣能讓金馬守軍的影響消失, 不一定非拿下來不可. 當金馬因應敵威脅而所能發揮的效能降低, 守軍放多少兵, 在現在的台海防衛作戰來看, 都將變成戰場遊兵, 不足為慮. 而這種能力, 在中共新式戰具的日漸齊備與發展的同時已經初見雛型. 所以金馬的防衛作戰在整體的重要性來說, 並沒有澎湖重要.

不過當敵人能夠輕易跨過海峽直搗澎湖, 稍微轉一下方向也就上了台灣本島. 這種情境雖說短時間內不會發生, 畢竟老共的機會恐怕只有一次, 只要情勢許可, 他們應該不會在有萬全把握之前貿然出手. 與此同時, 整體態勢深陷於敵境的金馬防衛構想到底該要如何去走? 守與不守或其他, 這個答案顯然不是軍方該給或能給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av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