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科學研究院的長征計畫,5年耗資近30億元預算,為空軍研發戰略無人偵察機(UAV),計畫今年底結束,完成原型機一架。但空軍亂改作戰需求,要求延伸作戰半徑,須能深入中國大陸江西、廣東沿岸一線機場偵察,中科院無法滿足空軍作戰要求,使得原先研發成果,無法進入量產,被批評虛耗公帑。

國防大學解放軍研究所副教授張競表示,我國建置近海偵察型的UAV是可行的,但因為負擔不起衛星導控等周邊設備,要用UAV做長程偵察,甚至攻擊之用,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本報透過國防部向中科院要求回應,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國軍各項武器研發,均依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指導,遵循國防自主既定目標,建構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固若磐石國防武力,並非只為培育中科院人員,惡性耗資延續計畫。目前各項計畫均按進度執行中,對於傳聞事項,國防部不評論。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說,若軍方白白浪費30億元,研發軍品不採用,形同弊案。我國已建置長程預警雷達,能掌握中共空軍各機場動態,空軍為何修改作戰需求?或空軍高估中科院能力?須追究責任。

中科院在民國98年以長征計畫為名,逐年編列共約30億元預算,仿美軍全球鷹無人機構型,研發長滯空型無人偵察機。長征機比陸軍現役銳鳶大,採用噴射引擎。計畫今年底宣告結束,但中科院研發出的原型機,並未達到空軍修改的作戰需求。

知情官員透露,長征計畫定義為戰備支援裝備研發,進度推進順利,但空軍修改作戰需求,要求長征機必須能前往大陸江西與廣東一線軍機場,從事偵察任務,並能折返,因中科院研發的UAV不具備衛星長距傳輸操控鏈路,是採取無線鏈傳導控,無法在這麼遠的距離有效導控,續航力也有限,無法達到空軍要求。

官員說,長征UAV飛行高度有一定限制,體積比一般戰機小,但要穿過現代化的防空網,談何容易,空軍的作戰需求過於嚴苛。

----------分格線是我------------

中山科學研究院近年在無人偵察機技術所投注的研發預算,至少已超過60餘億元台幣,發展出各式定翼型、旋翼型中小型各式UAV,如中科院以「迎曦計畫」為名,要耗資高達8億餘元,就僅專為研發UAV專用的轉子引擎。但這型引擎屬於某汽車大廠專利,國際市場就有現貨,也非高價管制軍品,軍方使用數量也不多,中科院卻堅持自行研發,令外界不解。

中科院日前在桃園舉辦國防科技能量及釋商成果說明,一度被視為機密的轉子引擎,就被列為釋商標的公開展示,狀似馬達的小型引擎,研發預算竟須耗資8億元。現場人員坦承,由於技術涉及專利,轉子引擎的生產技術若要供民間運用,還有法令問題要克服。

這項展覽也呈現中科院自行研發的UAV家族,包括已在陸軍戰備服役的銳鳶偵蒐UAV、正在陸軍航特部測試的紅雀便攜式偵蒐UAV、小型翔鳶UAV與旋翼型的魔眼UAV。其中也展出戰略型UAV模型,即疑為長征計畫成品;中科院公布這型機的任務模擬圖,就敘明機種要能跨海偵察對岸的機場。

中科院這型戰略型UAV號稱兼具遠距偵蒐與即時反制打擊能力,並能依任務需求,掛載合成孔徑雷達、電子偵蒐與干擾、氣象偵測等任務酬載。

但「長征計畫」今年結束,且因無法達到跨越台灣海峽偵察對岸機場作戰需求而失敗後,中科院並未放棄爭取軍方再投資UAV,再度端出外觀如美軍B2轟炸機、配備飛彈艙設計的無人攻擊機構想,但空軍沒有聞問。

-------我是分格線--------------

      如果長征UAV的想定與全球鷹相同, 那失敗其實並非不可預見.

      全球鷹的特色並不僅止於長航程, 遠端遙控與高滯空時間, 他的低可偵測性與多樣化的酬載更是重要. 各式各樣的裝備讓他能夠適應多樣化的任務, 美軍的全球鷹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載台給機載的合成孔徑雷達跟光電模組使他能在正常操作中於日間對廣達十萬平方公里的範圍維持監視並能提供即時(REAL-TIME)情資, 要是沒有這些裝備的配合, 全球鷹也就是單純的遙控飛機而已. 所以全球鷹作為載台, 追求的絕對不是速度, 操作性這些能夠用以評價一般作戰飛機的參數.

      回頭看看報載中長征的作戰需求(以下簡稱作需行文), 除了全球鷹具備的特點之外, 還要比全球鷹更強. 首先, 以全球鷹的操作模式來看, 其實並不包括突入高威脅環境這種戰術偵察任務, 長征必須在台海的高強度作戰環境中必須突入到特定目標上空, 能夠完成任務之後存活並返回, 他光是對於操作鏈路的要求不管是頻寬, 保密, 抗干擾的方面都必須強過全球鷹. 再者, 如果長征的作需在長時間滯空監視做最佳化, 他與戰術偵察機所需的特性基本上是背道而馳的. 不管是傳統的戰術偵察機, 後繼的始安機或是現在的鳳眼機, 他們作為有人戰術偵察機必須以戰術與臨機應變相配合方能達成任務, 對於機體的性能要求與一般作戰飛機相較之下是不會放鬆的. 硬把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湊在一起, 從來也沒有好下場. 不只空軍, 其實三軍在制定作需的時候是有一定程序去做節制. 但是經常見到的例子是作需經常性的產生變動, 甚至遭到全盤推翻. 理由可能導因於來自國外的推銷, 需求單位與研發單位在認知上的落差, 甚至換個人掌權之後對政策設定的改變, 更有甚者, 為了不可告人的理由(貪瀆, 甚至只是單純的不爽而已)而改變作需. 反正需求是人提的, 一句不合時宜就能把過程中所有的心血掃進旁邊的字紙簍. 中科院也是吃國家預算的, 停了就停了, 不痛不癢. 於是類似的事件也就層出不窮.

      當然, 一開始的作需並不是天條. 兵無常勢, 水無常形, 用兵的構想與學問就在於必須能隨時因應敵人的發展提出自己的對策, 所以長官們才會說要能活用準則. 畢竟因應於敵情受限於情報的質量, 真的很難做到即時的反應. 但是這條新聞當中暴露出來的是作需的改變並非有邏輯的循序變化, 而是即興式的劇烈更動. 這種方式造成了對研發過程的巨大干擾, 原本三軍在開發過程中就有資源投入不足卻急於求成的弊病, 再來個需求變化造成的常態干擾, 能做出好東西來那叫做活見鬼.

      說到底, 擬作需的官校正期不懂研發, 搞研發的中正理工學生或民間研發人員不懂作戰, 兩邊沒有共同語言, 再加上誓死達成任務貫徹命令的傳統, 實在不是一個搞研發的好環境. 

      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av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