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代號「銳捷專案」,原規劃向美國採購約120輛二手M1A1戰車,惟據指出,國防部評估認為未來整體後勤維持費用太高,加上台灣地形環境是否適合主戰車作戰極具爭議,因此否決了陸軍採購主戰車的方案。陸軍的M60A3戰車以及自製的CM-11勇虎戰車,車齡都已超過20年,在無法爭取新戰車、預算又受限的情形下,陸軍只能將過去規劃的戰車主砲火力提升案提出來討論。

知情人士指出,民進黨對於陸軍主戰車在台澎防衛作戰中是否能扮演關鍵的打擊角色存疑,因此對於花大錢進行更新主戰車的方案多次表明反對立場,故未來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執政後,陸軍主戰車想獲得預算是難上加難。

沒空優將成活靶 花百億綠委不贊同

據指出,代號陸軍「銳捷專案」,原欲向美採購120輛二手M1A1戰車,陸軍原先規劃希望能納入2017年的國防預算,雖然陸軍完成了建案程序,但送到國防部進行審查時,認為陸軍因採購AH-64E阿帕契戰鬥直昇機與UH-60黑鷹直昇機排擠了陸軍預算,預算額度受限。另外,M1A1的60噸重量(最新型的M1A2更逼近70噸),行駛在台灣的道路、橋樑上一直被認定有安全疑慮;以及國防戰略指導是以「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為軍事戰略構想,在歷次的漢光兵推中,各款反戰車飛彈與武器裝備,都比主戰車更具有機動性與破壞、癱瘓敵方的戰力,因此否決了「銳捷專案」。

但國軍裝甲部隊現役的M60A3戰車及自製的CM-11勇虎戰車,車齡都超過20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國防部無法同意採購主力戰車之下,陸軍除了持續詢求新型戰車的資訊外,只能朝向戰車性能提升的作法來維持戰力。這點陸軍相當有經驗,過去還未採購到二手的M60A3戰車前,陸軍也是先將M41戰車性能提升,換主砲、射控系統與引擎提升戰力,待M60A3戰車陸續抵台後再逐一汰除。

據指出,採購二手M1戰車與將M60A3戰車性能提升,一直是陸軍的2個選項,在無法採購後,就以性能提升為主力規劃方向。目前陸軍方向還是將戰車主砲的火力提升到與M1A1/A2同等水準,也就是換裝120公釐主砲,並配合射控系統的提升。雖然外傳以色列多次與陸軍接觸表達,也提出M60A3戰車的性能提升方案,但受制於陸軍預算有限,性能提升案也未排入2017年的預算中。

知情人士指出,民進黨立院黨團對於陸軍更新主戰車採購案一直持反對態度,民進黨團認為,在台澎防衛作戰中,若喪失空優,主戰車就如同活靶一般沒有太多的戰力,即使美軍在伊拉克的戰事中,M1戰車也經常遭到反坦克武器給擊毀,因此一直不同意陸軍花費百億的預算來更新或採購主戰車。

小英國防海空優先 戰車更新前途茫茫

由於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國防政策,是以「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為主軸,也就是海空優先的前提,加上內定國防部長是由空軍出身的馮世寛出任,據指出,在民進黨對陸軍更新主戰車一直採反對立場,未來蔡英文執政後,陸軍主戰車的更新方案要獲得預算的支持,更將是難事。

---------我是分格線-------------

http://acav500.pixnet.net/blog/post/144494569

一轉眼, 這篇文章已經是九年前的事情了. 

採購新戰具與舊戰具性能提升之間的選擇從來不是零和遊戲. 之間的判斷不脫合用與成本效益. 說舊戰具性能提升便宜, 其實未必. 說新戰具就一定能提升戰力, 也非必然. 現役常備地面作戰部隊不過七個聯兵旅加上七個地區指揮部, 兩個守備隊. 要算戰車營級單位撐死也就大概十來個. 127輛M1A1扣掉教育訓練單位用車, 大約是兩個營. 為了這兩個營, 要建立的保修能量跟買1270輛所需其實差距不會太大, 所差只是在數量而已. 當然啦, 可以的話最好是能把原本的AGT-1500燃氣渦輪機換成歐洲戰車動力包件, 或許在後勤問題上能再簡化一些. 而兩個戰車營對於當面的軍事威脅有何影響? 終要看是如何運用. 陸軍在想的必定是頭過身就過, 前面兩個營OK了, 後續十幾個營就慢慢的換, 也就沒有舊車性能提升的問題. 可畢竟本島陸地作戰打不打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決斷, 以後見之明來看確實也沒有像1996年那樣的緊張局勢再生. 而過去二十年中的人力調配與資源投入也以陸航建軍為重點. 就一支承平時期, 沒有外敵積極地面威脅的陸軍來說, 雖然不能說這種思維不合理, 但是總有種料敵從寬, 安定和諧壓倒一切的感覺. 我承認這樣說其實有點不盡公平, 當年以色列買百夫長被英國人刁難, 第一批只賣六輛也是咬著牙吞了下來, 才有後面源源不絕的供應. 而真正激發以色列自製MERKAVA系列戰車的主因則是酋長的發展頓挫. 但是說句老實話, 以色列可沒有因為買入新戰具而疏忽對舊戰具的改進. 國情的不同, 不能掩蓋對於以新技術滿足軍事需求的熱情與遠見上, 國軍遠不如以色列的事實.

直接買新車相對於改舊車, 當然是單純很多, 雖然說買的新車也是二手車. 但是買新車容易, 怎麼讓新車適合我們的國情成為可用的戰力, 而非瘋狂待料的鋼製模型就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要往提升舊車的方向去走, 分別針對不同構型的CM11與M60A3去提各自的改進升級計畫, 工程量自然也不會是等量齊觀的. 舉例來說, 雖然CM11跟M60使用相同底盤, 當然可以利用相同零部件去做提升, 像是一致性的更換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動力包件組與匹配的懸吊組件, 但是乘載重量不同就會讓底盤性能有差異, 這個微調的工作就需要持續測試. CM11射控系統功能較強, 但是消失性商源問題比較嚴重. 砲塔空間小, 要換120戰車砲極不容易. 現有M60A3砲塔空間可以塞得下120戰車砲沒問題, 射控系統也能透過提升去達到與CM11相同水準, 兩種砲塔共有的防護力偏低問題是靠加設反應裝甲還是用附加式的複合裝甲塊來提高防護性能? 原始構型的不同當然會影響性能提升的工作不同進而造成性能上的差異, 而這些差異 是不是需要或能夠利用其他的方式如編裝調整去補足? 還是說根本就透過其他工程選項, 例如說對砲塔的局部修改甚至於重新建構來解決? 不同方案之間所需的經費資源各自為多少, 是不是能夠負擔得起?.....這些議題都有待進一步研議評估.

不過有一些工程技術要求沒有那麼高, 針對提高單車作戰能力的其他方案也可以進一步思考, 像是用整合RWS的新型車長槍塔代替現有的URDAN槍塔(CM11)跟M19槍塔(M60A3), 甚至以此為基礎, 利用RWS配置的感測器充當現在新式主力戰車都有的全週界瞄準儀去獲得/增補單車的HUNTER-KILLER能力來提升戰鬥效率; 亦或是增加煙霧彈發射器的數量或管數, 變更車裝次要武器種類, 數量或位置, 以期更利於使用等等, 都可以用相對較低的資源與經費提高單車的戰鬥效率, 比什麼參照古寧頭作戰經驗加裝喇叭還是喊話器的不更有用得多? 我相信很多裝甲兵科或兵工體系的軍官設想過比上述更多的構想, 其中也有一些滿特殊的方案被採用過. 這種案例不多, 像是馬防部把CM21車長槍架重焊, 讓50機槍跟40榴彈機槍能夠共架操作或是裝校開發的精是槍架, 都是這類努力的成果. 設計得好不好, 戰鬥效率能不能提升是一回事, 我敢說, 要是願意投入資源去做, 陸軍兵工體系必定拿得出更精巧的佳作. 我認為應該多多鼓勵或獎勵提出像類似這樣, 針對現有戰具戰鬥效能提升, 能夠在有限經費範圍內實施的小修改, 或是透過腦力激盪與實務需求結合而生的小發明. 人與人有上智下愚之分, 團體智慧則相差甚微. 人人都能提案, 鼓勵研究的風氣, 自然就會有正向的收穫出現.

或許M1A1購案胎死腹中之後, 對於舊車的改進成為陸軍就算不情願也得接受的方向, 期間也還有漫漫長路要去逐步摸索。 但是我個人衷心期盼陸軍可以在這個過程中, 成為一支能學習, 願研究, 敢創造的智慧型勁旅。如此, 這也許會是讓國軍面貌為之一新的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av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